当前位置:24直播网 > 体育资讯 > 综合

背越式 vs 鱼跃式:两种跳高技术的区别与选择

发布者:24球迷网 来源: 作者: 热度:
跳高作为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项目,其技术发展经历了多次变革。其中,背越式和鱼跃式是两种最为经典且广泛使用的跳高技术。尽管它们的目标相同——越过尽可能高的横杆,但在技术细节、动作要领以及适用人群上存在显著差异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技术的区别,并为运动员和教练提供选择建议。

一、技术特点与动作解析

1. 背越式(Fosbury Flop)

背越式跳高由美国运动员迪克·福斯贝里(Dick Fosbury)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首次展示并一举夺冠,因此得名。其核心特点是以背部着垫的方式越过横杆。

**动作流程**:

- **助跑**:采用弧线助跑,帮助运动员在起跳时产生旋转动量。

- **起跳**:起跳腿迅速蹬地,同时摆动腿和手臂向上摆动,身体向后倾斜。

- **过杆**:身体呈弓形,背部朝向横杆,头部和肩部先过杆,随后髋部和腿部依次越过。

- **落地**:以肩背部着垫,完成整个动作。

背越式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人体弓形姿势,使重心尽可能降低,从而更高效地越过横杆。

2. 鱼跃式(Straddle Jump)

鱼跃式跳高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技术,在背越式普及之前曾是主流。其特点是以腹部朝下的姿势越过横杆。

**动作流程**:

- **助跑**:通常为直线助跑,起跳点更接近横杆。

- **起跳**:起跳腿蹬地,摆动腿和手臂向上摆动,身体向前倾斜。

- **过杆**:身体呈水平姿势,腹部朝向横杆,一条腿先过杆,另一条腿随后跟进。

- **落地**:以手臂和胸部着垫,完成动作。

鱼跃式技术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腰腹力量和身体协调性。

二、主要区别

| 特点 | 背越式 | 鱼跃式 |

|--|-|-|

| **过杆姿势** | 背部朝向横杆,身体呈弓形 | 腹部朝向横杆,身体呈水平 |

| **助跑方式** | 弧线助跑 | 直线助跑 |

| **起跳点** | 距离横杆较远 | 距离横杆较近 |

| **落地方式** | 肩背部着垫 | 手臂和胸部着垫 |

| **技术难度** | 较易掌握,适合初学者 | 对腰腹力量要求较高 |

| **流行程度** | 现代主流技术 | 传统技术,现已较少使用 |

三、如何选择适合的技术?

1. 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条件选择

- **背越式**:适合大多数运动员,尤其是初学者。它对腰腹力量的要求相对较低,更容易掌握。

- **鱼跃式**:适合腰腹力量较强、身体协调性好的运动员。但由于其技术难度较大,现已逐渐被背越式取代。

2. 根据训练目标选择

- **竞技比赛**:背越式是当前的主流技术,几乎所有高水平运动员均采用这一技术。如果你的目标是参加正式比赛,建议优先学习背越式。

- **技术多样化**:如果是为了丰富技术储备或进行特定训练,鱼跃式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
3. 根据年龄和训练阶段选择

- **青少年运动员**:背越式更易上手,适合作为入门技术。

- **高级运动员**:可以在掌握背越式的基础上,尝试鱼跃式以增强身体控制能力。

四、结论

背越式和鱼跃式是跳高发展历程中的两种重要技术。背越式因其技术简单、高效而成为现代跳高的主流,而鱼跃式则作为一种传统技术逐渐淡出竞技舞台。对于大多数运动员而言,背越式是更优的选择。然而,鱼跃式仍然在某些训练场景中具有一定的价值。最终的选择应基于运动员的身体条件、训练目标和个人偏好,并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。

无论选择哪种技术,系统的训练和不断的实践都是提升跳高成绩的关键。